专辑拉开的时候就是这首《仰望》,那种瞬间闪烁的感觉一下子唤醒了第一次听《雨爱》时候的记忆,那歌声好像说,yoo~,丞琳已经慢慢从可爱走向了成熟。虽然两张专辑的主打都是悲情歌,而不一样的是,雨爱依然相信童话,带着一点幼稚的对自己劝慰,在仰望里面变成了更为直接,却透露着成熟的自立的,对自己,对感情的诠释。只有真正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,才会找到前进与追求的动力吧,不是么?=)
可惜专辑里面抓耳的,也就只有《仰望》这一首,不可否认,像《我們都傻》,《轉彎》,《曬焦的一雙耳朵》都会大热,尤其是像《我们都傻》这样已经被《醉后》狂轰乱炸般的洗耳洗脑后,肯定支持多多。其实《都傻》也是好歌一首,但是前奏实在是太冗长了,还不如把前40秒完全切掉,而在那个寂静点后随着钢琴直接开始。
《仰望》给我的感觉很像《醉后》,丞琳那份甜美衬托下的成熟女人的魅力开始渐渐的散发出来,虽然很多时候还是感到那份明显造作,成长是肯定的。仔细回想一下,《醉后》里面的丞琳的确和《恶魔》或者《海派》里面的她有了很大的不同哈=),哈哈,也许成长就是这样吧,毕竟Rainie也不再是4 in Love了,不过她的声音特性没有变,她的那种隐隐的无法言喻的特别也没有变=)
补充一:写好以后又看到了这篇评论,就分享在这里吧,里面的大多数意见都“表示赞同”=)
我们对流行唱片的一般希求应该是怎样的?——旋律井然、歌词押韵、演唱人不要五音不全,大抵如此。具备这些条件的唱片,我们会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听一遍,之后留下中立的印象继而遗忘。若想进一步感染听者的耳朵,则需更细化的要求:旋律优美、但不可具有似曾相识的泛泛韵味,歌词深刻、但不可言之无物过分玩弄虚浮的文字,演唱人要“会”唱、不要求声音无暇完美但必须有自己合情合理、具备感人逻辑的独特韵味。这样的唱片,一定会大范围地引起听众的关注,如果歌手本身的故事再和专辑有那么一丁丁点儿关系的话,唱片就立即被打上专属的标签,距销量与成就便廿步可及。
杨丞琳这张《仰望》低调地具备了以上各项要求。有其自身量变堆积质变的基础,有上佳保障的制作团队与新鲜血液,有“十年有丞”妙而未尽的话题。唱片封面造型摒弃曾经幼稚、似是而非的青春感,暗示性迈向成熟又不过于老生常谈。整张唱片的氛围稳定而持重,明显有走向成熟的意图,却又极力掩盖不留痕迹。譬如第一首歌《仰望》中依然保留轻盈的节奏与电子编配,却是各类低音弦乐器在支撑坚不可摧的骨架背景。演唱情感浮游在中高点似是直线,又不时留露出深层挣扎与压制的矛盾。冲突之中将歌曲的情绪完整地表达出来:怀有迈向成熟的坚定信念,又有若干紧促与不安的胆怯。假如这首歌保守地做成缓慢抒情,这些情感便完全消失了。甚至会开门不利,拖了整张专辑的后腿。此等造就与杨丞琳本身的立场也有相似之处,于是更有了人歌合一的效应。
一张好的唱片,我们在对歌手保持中立、客观态度的前提下,聆听后一般会因好奇而有所残疑(主观热爱时便叫做意犹未尽),假使歌词再巧合命中你上礼拜几的某件心事,那么难忘和感动也就即刻产生。主打歌《我们都傻》虽然因为偶像剧已盘踞在榜单几周,但它获得好评的缘由,绝对不仅因为这商业顺风车。如果说这首歌在技术上是保守的,那么出彩之处则在于杨丞琳抛弃老旧青春派演唱情绪的改变。在这首歌并不是像从前的专辑里《过敏》、《缺氧》一类缺乏出口的不绝痛苦,它是完整而具备指向性的,歌词含义足够直观了。虽然和声处理依然薄弱得令人皱眉,但Bridge部分所示从未企及的高音与挣扎情绪,略有单薄的声音表现似乎反而合理。这首歌在宣传期还一直向歌迷征集MV创意,“为爱做过的傻事”,简直是撕开皮肉直戳软肋,城市中的人最怕听这种情歌。这是下了死手开玩笑,当然没法不受欢迎。
Pop Rock自始至终徜徉在专辑中。虽然没有一首足够纯粹的作品,但比重过度的融入与有机配合提升了气场,聆听时不会导致人的疲劳。《缺陷美》传统Band一镜到底式演绎配合精彩的Vocal、《LoveLution》电子音效小心翼翼辅助贝斯不夺主喧宾;《结痂》一点尖锐的另类与出人意料的副歌高音;《转弯》倾向美式摇滚的轻快加上合成器惊喜点缀,专辑的气氛始终张弛有度。除了《幸福预兆》编曲过于主流稍显多余,专辑也只有一首甜腻的舞曲《一个人的Happy Ending》叨扰听觉,不足以影响情绪。
歌手抑或公司清楚不能再用青春作卖点,这其实很难得。因为不是没有反例,简直比比皆是。但迈向成熟是否需要节奏与标尺,眼光度量很重要——先走到一眼能看到的那根标杆,毕竟蜕变要慢慢来。
Ref: http://music.douban.com/review/5042505/
Leave A Comment